(第四、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,大大提升小提琴的地位,不再只是鋼琴的伴奏)
|
帕爾曼&阿胥肯納吉 |
突破
- 貝多芬第四、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,是將小提琴地位上升到與鋼琴並駕齊驅的關鍵二曲。在此之前,小提琴只是大鍵琴的伴奏,後來由於小提琴「弦」的改良,讓小提琴得以用較大、較渾圓的音質展現。到了貝多芬手中,他嘗試各種樂器的表現方式,給了小提琴與鋼琴平起平坐的機會,自此開展出小提琴奏鳴曲的新風貌。
- 五號的「春之奏鳴曲」太有名了,聽眾接受度高;先聽五號的話,對四號的接受度會受到「不良影響」。
- 以「春」(Spring)為名,不是貝多芬取的,但聽過的人都不會反對整首曲子洋溢著春天親近愉悅的氣息。猜想貝多芬若知道後人如此取名,應該也不會反對,頂多再加一句:「唔,不只是春。」
- 本曲採用F大調,之後貝多芬六號田園交響曲也是F大調,自此F大調被視為最接近大自然的調性。
附上鄭京和& Kevin Kenner版本
心得
- 以前受劉岠渭先生的演講影響,我以為要表現自然田園風光,都得來段「木管」演奏。但聽了本曲後,發現沒有木管,只有小提琴和鋼琴,兩種樂器也能把春天風光展現得「沛然莫之能禦」(楊照之語)。雖然貝多芬沒說這是「春」,但若把它當春天的「標題音樂」聽,也沒有違和之感。
- 帕爾曼(小提)和阿胥肯納吉(鋼琴)演奏的版本我最喜歡,兩位大師演奏之間明明有攻有防,但不見搶白的刀光劍影,比較像是兩情相悅的歌舞婆娑,俱都化成輕風駘蕩、溪水潺潺,春之謳歌、生之禮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