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

從十大到貝多芬

    進入古典音樂的領域,是一個刻意的勉強。從聽得住、到喜歡聽、再到無樂不歡,經過了一段「菜鳥學飛的歷程。
    因為基礎薄弱,對古典音樂知識的貧乏,因此學習聆賞一支樂曲的方式還滿自虐的。過程大致如下:
  • 第一遍:鴨子聽雷,不管順不順耳,有什麼感覺,聽就對了。
  • 第二遍:邊聽邊讀樂曲介紹、作曲家創作背景。包括書籍、網站文章等,這可能會花上一段時間。
  • 第三遍:找一篇有詳細分析各樂章的文章(通常只能看懂5成),對照樂曲再聽。
  • 第四遍:找不同的版本,再聽。這時我喜歡連續聽,同一曲不同版本可以聽N次而不厭倦。
  • 第五遍:寫下自己不專業的心得,不想白聽。
  • 第六遍:搜尋Youtube音質較好的名家演奏影片,看演奏家/樂團/指揮的處理手法。
新春期間聽的十大交響樂

    這種私房聽法速度緩慢,但目前我還不想改變。

    新春期間,第一次想放鬆不做功課的聽音樂,於是從網站上隨意找了一篇推薦「十大交響樂」的文章,把這十曲都聽了一遍:(1)海頓94號驚愕;(2)莫札特40號;(3)貝多芬5 號命運;(4)貝多芬9號合唱;(5)布拉姆斯1號;(6)柴可夫斯基6號悲愴;(7)德弗札克9號新世界;(8)馬勒2號復活;(9)西貝流士2號;(10)蕭士塔高維奇5號革命
    本來只想隨意聽好玩,沒想到一路聽下來,有兩個重要收穫:
    第一,這十大交響樂依照年代順序排列,聽完彷彿經歷了一場微型的交響樂演進史。不論樂團編制、樂曲元素,似乎有一棒接一棒、傳承再創新的味道,這是以前單曲聆賞時沒有體會到的。
    第二,貝多芬在十大中佔了二席。有位音樂朋友也提出他的「十大」,包括:貝多芬3號英雄、5號命運、6號田園、7號、9號合唱、莫札特40號、舒伯特8號未完成、白遼士幻想、德弗札克9號新世界、柴可夫斯基6號悲愴。其中貝多芬就佔了五席。同時建議我試試另一種聽古典樂的方法--挑選一位作曲家聽其各類作品,而第一人選非「承先啟後且類型完整」的貝多芬莫屬。

    於是,我的2018,就決定進行一場「貝多芬之旅」,結合我自虐式的聽法,用預估半年的時間,好好認識這位曠古無雙的音樂家。
    至於「十大」,固然每個人都可以恣意提出他心目中的「十大」,但我認為凡能提出清單的人都非常厲害,畢竟,這得兼具音樂高度與深度的能耐,才能提出來與樂友切磋爭辯。

    嗯,希望有一天,我也能提出我的「十大」,跟樂友吵上一吵。

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

貝多芬之旅(3)第一號交響曲

1800年首演  30歲  第一號交響曲  OP.21 
(首演於維也納,親自指揮,德國指揮家Christian Thielemann比喻像披了一件海頓式的長袍 )

醞釀
在創作第一號交響曲的前後,也創作了許多小編制的室內樂,可當成是第一號交響曲的前驅之作。包括:
  • 鋼琴--鋼琴三重奏op.1(貝多芬之旅(1))
  • 弦樂--弦樂三重奏(op.3、op.8、op.9)、四重奏op.18(貝多芬之旅(2))
  • 管樂--木管三重奏(op.87)、管樂六重奏(op.71)、管樂八重奏(op.103)、管樂七重奏(op.20)


年輕時期的貝多芬
心得
  • 第一樂章: 開頭滿特別的,不知道貝多芬想做甚麼。接著是陽光燦爛的風格。
  • 第二樂章: 很多反復段。
  • 第三樂章: 被討論較多的樂章,比海頓、莫札特的小步舞曲更快、更有力度。大部分的資料都提到,貝多芬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漸漸被更活潑的詼諧曲取代,這在一號交響曲似乎已經展露苗頭,不過名稱上,貝多芬仍標註"小步舞曲"。在內容部分,第三樂章很像木管協奏曲
  • 第四樂章: 沒有特別感想。

版本
卡拉揚1963、1984和賈第納的版本都很好聽;福特萬格勒的錄音太霧、太遙遠了,聽一號需要明朗的效果才行。
第一號交響曲





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

貝多芬之旅(2)弦樂四重奏 OP.18

1801年發表  31歲  弦樂四重奏  OP.18 六首
(歷經弦樂三重奏的編制作曲體驗後,一口氣推出六首弦樂四重奏處女之作)

OP.18共六首,因獻給奧國王子,又稱"羅布柯維茲四重奏"
  • 一號F大調
  • 二號G大調
  • 三號D大調
  • 四號C小調
  • 五號A大調
  • 六號降B大調
心得
  1. 從鋼琴三重奏(OP.1),到弦樂三重奏(OP.3.8.9等),再到這六首弦樂四重奏,貝多芬小規模的試煉編製作曲的體驗,累積作為交響曲的準備1801年第一號交響曲首演,由此可推測在創作一號交響曲時,同時也透過這些室內樂的創作,準備築起巍峨的交響城堡
  2. 作曲態度相當謹慎而努力。
  • 一號F大調_慢版樂章(第二樂章)靈感源於"羅密歐與茱麗葉"第五幕_墳墓
  • 二號G大調_開頭柔美優雅,後來被冠上標題"問候"。聽起來真的很像在說:"近來好嗎?""我很好,你呢?".......
  • 三號D大調
  • 四號C小調
  • 五號A大調
  • 六號降B大調_終章(第四樂章)開頭緩慢悠久,被稱為"憂鬱四重奏"。但實際聽並不覺得那麼憂鬱,有些神秘的氛圍
成就
  1. OP.18一方面承襲海頓、莫札特,一方面也似乎展現了貝多芬的野心(海頓寫了六首"俄羅斯四重奏"、莫札特寫了六首"海頓四重奏",貝多芬自己也來六首"弦樂四重奏" ?)
  2. 一生共17首弦樂四重奏,讓弦樂四重奏從此居於室內樂的王座
  • 早期 (Op.18)
  • F大調第1號,作品18/1
  • G大調第2號,作品18/2
  • D大調第3號,作品18/3
  • c小調第4號,作品18/4
  • A大調第5號,作品18/5
  • 降B大調第6號,作品18/6
  • 中期(Op.59、Op.74、Op.95)
  • 三首“拉祖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”
  • —F大調第7號,作品59/1
  • —e小調第8號,作品59/2
  • —C大調第9號,作品59/3
  • 降E大調第10號,作品74“豎琴”
  • f小調第11號,作品95“嚴肅”
  • 晚期(Op.127、Op.130、Op.131、Op.132、Op.133、Op.135)
  • 降E大調第12號,作品127
  • 降B大調第13號,作品130
  • 升c小調第14號,作品131
  • a小調第15號,作品132
  • 大賦格,作品133
  • F大調第16號,作品135
網友分享
  • 本來從OP.18依序從一號聽到六號,但看了此文,想試試文中的建議,於是再從 Op.18 開始聽,從非常激烈的 c 小調 No.4 開始然後聽 Op.18 No.1 F大調,餘下的部分以後聽。

貝多芬之旅(1)鋼琴三重奏 OP.1

1795年發表  25歲  鋼琴三重奏  OP.1 三首
(在維也納跟海頓學習,發表此三首宣告自己是正式作曲家,為進入樂壇的敲門之作)

OP.1共三首
  • 一號降E大調
  • 二號G大調
  • 三號C小調 
突破
  1. 傳統為二、三個樂章,貝多芬採用四個樂章
  2. 傳統三種器樂有一支為領奏,貝多芬提供三支均衡的作用(此樂曲贈與李奇諾夫斯基王子,王子喜歡演奏,可能是為了讓王子演奏時獲得樂趣而有此安排。王子也將此曲出版,等於肯定了這位新秀作曲家) 
  • (註: 李奇諾夫斯基是年輕貝多芬的贊助者,後來的第二號交響曲還題獻給這位,表達感恩之情)
心得
  1. 鋼琴是貝多芬最熟稔的樂器,有人說,最容易表達貝多芬心思的樂器,首推鋼琴(邵義強,P.379)。正式發表由鋼琴三重奏開始,可證一二。
  2. OP.1中,第三號C小調為OP.1評價最高,但首演之日,海頓聽完認為此首最不滿意;貝多芬很沮喪,因為他最滿意此首。
  3. 如今聽來,C小調確實較之另二曲更有層次感。以下為聽第三號C小調的心得:
  • 第一樂章以小調的愁緒出發,隨即讓鋼琴與小提相依相傍,歡愉中有淡淡的少年愁。
  • 第二樂章出現連續的好幾段變奏,鋼琴和小提宛如在溪流上乘舟款款對話,大提也有不少份量。
  • 第三樂章的鋼琴非常頑皮,不停逗弄提琴。個人偏愛此樂章。
  • 第四樂章的主題從頭到尾不停變化,每一次變化都產生螺旋般的上揚。大、小提有很多斷奏,和鋼琴的合作十分動聽。情感激烈,表現浪漫。
地位: 貝多芬重新定義鋼琴三重奏,三號C小調為里程碑。


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

寒梅著花未?

君自故鄉來,應知故鄉事;
來日綺窗前,寒梅著花未 ~王維雜詩

今天(2/14)再度走到校園梅樹下,花比前幾日開得更多了。想起這首許多人從小就會背的詩,字義淺顯易懂,不太需要怎麼翻譯也可知其八九。
國語實小梅花低調盛開
這首詩讓人討論最多的是「寒梅著花未」,古時候不像今日科技發達、交通便利,此刻一別便不知何時再見。因此,當王維離家多年遇見從家鄉來的人,想問的事必定一拖拉庫,家人平安嗎?屋舍牢固嗎?田作豐饒嗎?豬雞肥大嗎?……怎麼也輪不到關心窗前那株梅樹花開了嗎?
開或不開,其實並不重要。
有人認為,如果這位家鄉人連綺窗前那株梅樹的細節都知道,就表示他對家鄉夠熟悉,千言萬語都以這個問句概括了。
這個說法還是淺層了點。
王維像,取自《晩笑堂竹荘畫傳》
學者歐麗娟認為還有一種更貼切的原因,應該是「不敢問」
隨著人生境遇的體會,我漸漸能體會王維乍見鄉親
「不敢問」的感覺,越是最想知道、滿是胸臆、魂牽夢縈的事情,越不敢問,那叫「情怯」。所有想問的事從心頭一股滿到喉頭,遇見故人心情最激動的時候衝出來的第一句話,竟然是沒想問的這句「那……那窗前梅花開了沒?」
詩詞的精妙之處就在這裡了,它道出人性普遍但幽微的情感,說出我們隱而未察卻又真切存在的情愫,所以歷經一千多年仍能引起共鳴。

一千多年後,我在花樹下,遙想故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