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

《曾經,我們一起12歲》受訪 107.03.08 @大愛會客室

本集大意
邀請李梨瑟師姊與林玫伶校長。李梨瑟師姊與大愛媽媽一起在學校說故事給學生聽,剛好故事的原創者就是校長,原本擔心有侵權的問題,沒想到校長很喜歡大愛媽媽的布偶劇,也很樂意認同他們的努力與用心。

【大愛會客室】20180308 - 曾經 我們一起12歲(19)





《曾經,我們一起12歲》胡佩蓮飾演林校長@大愛連續劇

《曾經,我們一起12歲》最後兩集,「林校長」登場啦~
託李梨瑟老師的福氣,有這麼氣質出眾的電視明星飾演我,把我的一丁好,演成十分好;把我的小成績,演成不得了的成就。
感謝這段奇妙的緣份,劇終人不散……




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

貝多芬之旅(4)第八號鋼琴奏鳴曲OP.13 悲愴

1799年發表  29歲  第八號鋼琴奏鳴曲  OP.13《Pathetique》
(最出色的鋼琴奏鳴曲之一,"悲愴"標題是貝多芬所題。感染力巨大,無人不知。)

不悲愴的悲愴
    可能是太多廣告、電視電影使用這首曲子當背景音樂了,每每聽悲愴鋼琴奏鳴曲時,搶進腦海中的盡是些廣告的畫面或改編後的音樂,也因此,聽著聽著老是悲愴不起來。
    就算是竭力把那些因素排除,專注聽音樂,這首樂曲也很難讓我悲愴.....@#$%^&*
    有次看到網路上某樂友有同感,他說「是不是我還沒有掌握這首樂曲的精髓? 」聽了真叫人汗涔涔。

悲愴的滲透
    先來看看我辛苦蒐集來的悲愴廣告「悲愴戲劇」「悲愴歌曲」吧,運用最多的是第二樂章。



HONDA CR-V廣告




古典的悲愴
    再來還原古典的悲愴。
    何事悲愴? 不少文章說是貝多芬因耳疾所苦有感而作。對一位音樂家來說,發現自己的聽力出問題,而且似乎不會好轉,這實在是莫大的痛苦。不過貝多芬譜出悲愴之時也沒有喪志,整個曲子聽起來少有悲沉,反而像在激勵面對悲愴的自己。
    試著用這個角度聽,整個曲子就有了意思。

第一樂章(點擊)
    一開始下了幾個重重的和弦,這裡解釋成表達沉重的悲愴之感,還滿合理的。
    接下來是一連串的拉扯,一方面上升的旋律,硬是要把悲愴的情緒從底下拉起來,而且是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提升,表示處在底層的悲涼感實在不好受,也想好好振作;然而一方面還是有往下扯的力量, 這種往上爬幾步、往下滑幾步的感覺,凡是有悲傷經驗的人大概可以理解。  

第二樂章(點擊)
    這是被引用改編最多的樂章。跟第一樂章比較起來,有一種繁華若夢、往事已矣的感覺。不論喜怒哀樂,都化成一幅幅的畫面,從眼前流過。
    跟悲愴保持距離,不否認、也不抗拒,只是看著它,緩緩流動而去。

第三樂章(點擊)
    最終樂章似乎讓向上掙脫的力量得到了鼓勵,或許有了解決之道,或許調整了心情,像自己對自己說話。尤其最後一個瞬時停止的和弦,更像下了什麼決心一樣。

不同速度的悲愴

    上表整理了四個不同版本的悲愴演奏速度,省略秒數,只記錄三個樂章演奏的分鐘數,看到很有趣的現象: 曲子不長,時間差距最長22分鐘,最短16分鐘,不得不說,光從速度來看,演奏家詮釋的空間就非常大了。
    這裡演奏最快的李希特,似乎朝炫技的方向,把悲愴彈得熱血沸騰;速度最慢的魯普,就像CD封面一樣,想帶給大家靜謐柔美的感受。

........不過這都是不專業的心得,自己聽得喜歡就好。